新闻动态

唯一被俘却免于改造的国军将领, 曾力挫七大元帅, 陈毅视为座上宾
发布日期:2025-09-07 12:31    点击次数:61

新中国建立初期,北京功德林监狱的名声非常大,因为解放战争中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都关押于此。

国军上将王陵基、中将杜聿明、王耀武、康泽、黄维、沈醉等人都曾在这里劳动改造。

在所有被俘的国军将领当中,有一个人非常特殊。

他不但没有参加一天的劳动改造,还一跃成为了新中国的正厅级干部。

此人到底是谁?他的待遇为什么和其他的人差别如此巨大呢?

一、力挫七大元帅的男人

1935年初,想要趁机把红军主力部队全围剿的蒋介石致电四川省主席刘湘,要求他派兵在川贵边境进行拦截。

接到命令后刘湘找来了川军中最能打硬仗的郭勋祺,让他率领3个旅的兵力向贵州温水进发,把红军拦在四川之外。

川军出兵的情报很快就被我方获取,但相关人员翻译电文的过程中却错误的将“旅”写成了“团”。

在获悉追赶的只有郭勋祺部3个团的兵力后,毛主席等人决定打一场歼灭战,在土城南北夹击消灭掉郭勋祺率领的这6000人。

1935年1月28日凌晨,天上还下着濛濛细雨,彭老总就指挥红三、红五军团向川军阵地发起了猛攻。

这两个军团是红军的精锐,以往对上国民党军队总能压着对方打。

但这一次却出现了意外,连续冲锋了好几次都没有能够拿下川军坚守的阵地。

最让彭老总不能接受的是,郭勋祺借助有利地形灵活反击,还让红三、红五军团吃了大亏,损失惨重。

感觉到情况不对的彭老总赶紧让人审讯俘虏,结果发现红军面对的不是3个团6000人的敌军,而是6个团一万多人。

最为要命的是,国民党的其他增援部队也在快马加鞭的赶来,情况万分危急。

这次参战的红军主力部队中不但还有陈赓、宋任穷等200多位开国将军,还有朱德、彭德怀、林彪、刘伯承、罗荣桓、聂荣臻、叶剑英等七位未来的开国元帅。

但因为敌众我寡,且红军部队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了被动的位置上,所以战斗打响后这么多厉害的猛人硬是拿一个郭勋祺没有任何办法。

眼看着郭勋祺所部越战越猛,连续攻克了红军好几处前沿阵地,朱老总也坐不住了,亲自上前线指挥部队作战。

危急关头又是毛主席站了出来。

他重新调整部署,不再和郭勋祺的部队死拼,而是让红军放弃北渡长江的计划,迅速撤出战斗,西渡赤水,向川南古蔺、叙永地区转移。

郭勋祺万万没有想到毛主席会来这么神之一手,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,红军的主力部队已经渡过赤水,彻底摆脱了不利的局面。

好不容易抓住机会的郭勋祺自然不甘就这样放弃,于是他和增援的国民党军队一起紧紧追赶。

可在毛主席的精妙指挥下,红军部队四渡赤水,让郭勋祺等人完全摸不着头脑,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红军跳出了严密的包围圈。

这一仗郭勋祺硬刚红军一众高级将领丝毫不落下风,打出了自己的善战之名,接下来他会受到国民党高层的重用吗?

二、起义投诚被拒绝

虽然郭勋祺是一员难得的猛将,但因为他是刘湘的人,隶属于川军。

所以最终蒋介石只是扭扭捏捏的把郭勋祺晋升为模范师师长,并没有给太多实质性的奖励。

不但如此,善于算计的老蒋还借此机会很好的离间了一把郭勋祺和刘湘的关系。

让本来就心中有芥蒂的刘湘更加的防备郭勋祺。

郭勋祺对此非常苦闷,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,他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,只能憋屈的接受。

抗日战争爆发后郭勋祺部被改编为改编为第一四四师,奉命出川抗日。

早就憋着一肚子火的郭勋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,率领军队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一线,参加了南京保卫战。

相较于蒋介石嫡系中央军,郭勋祺的部队装备落后,后勤补给不足,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。

但真正打起仗来,缺枪少炮的川军兄弟却甩装备精良的中央军好几条街。

打的中央军抱头鼠窜的小鬼子只要遇上郭勋祺的川军,就没有一次讨得了便宜的。

由于打鬼子确实有一手,1938年春天,郭勋祺被擢升第五十军军长兼二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,驻防青阳、南陵、繁昌等地区。

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的陈毅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,当即就赶到了新四军军部云岭村。

这地方距郭勋祺驻扎的青阳木镇约五十华里,骑马不用一个小时就能够到达。

陈毅之所以表现的如此急切,是因为他知道这是拉拢郭勋祺最好的机会。

1922年就和郭勋祺相识的陈毅非常清楚对方的能力和志向,他相信郭勋祺和其他的反动派不一样,是愿意和共产党人交好的。

所以陈毅借着夏育群等人作掩护,秘密见了郭勋祺一面。

郭勋祺对陈毅的到来非常欢迎,不但让他住在自己家中,还郑重的跟自己夫人罗显功介绍了自己这个老乡。

在陈毅的建议下,罗显功组建起了“太泾妇女抗敌协会”,他们夫妻和新四军的往来越来越频繁。

知道新四军非常缺乏枪支弹药,郭勋祺便利用自己职务之便,多次给新四军支援武器装备。

不但如此,郭勋祺还把蒋介石发给他的秘密“防共”情报拿给夏育群看,并明确示意他向新四军首长汇报。

影视作品里的郭勋祺

郭勋祺的这些行为让蒋介石大怒,于是他以贵池战役为借口,对郭勋祺横加“作战不力”的罪名,撤去其第五十军军长职务。

正在前线视察军队的郭勋祺得到消息气愤不已,认为这样的政府已经彻底没救了。

所以他当晚就和新四军的高层联系,想要率部投诚。

但让郭勋祺没有想到的是,一直和他配合默契的新四军方面断然拒绝,不愿意让他起义。

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?

三、俘虏变高官

时间一晃来到了1948年,曾经川军的“战神”郭勋祺成为了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,和康泽一起守卫襄阳城。

同年7月16日,第二野战军攻破襄阳,歼敌两万多人,康泽和郭勋祺等众多将领被俘,襄阳解放。

和心如死灰的康泽不一样,被俘以后的郭勋祺非常气愤,专门让人找来了自己的老乡陈毅。

陈毅刚一露面,郭勋祺就满腹牢骚的拍起了桌子。

“九年前我率部起义为什么不要我,当时要是你们接收了我,我郭勋祺怎么可能落得今天这番光景。”

康泽

看着气冲冲的好友,陈毅笑着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,然后拉着他坐在了椅子上:

“那个时候怎么行?大局是团结抗日,还没有撕破脸皮嘛!如果我们接收了你们,蒋介石肯定是会借题发挥的,不利于团结抗日。”

见郭勋祺听得很仔细,脸上的气氛之色渐渐消散,陈毅趁热打铁,再次说道:

“翼之兄,当时我们的条件差得很,你这个当大兵出身的人可能吃得消,可是你那些部下都能像你吗?我们其实也是为你考虑,不得已才拒绝你起义投诚的。”

这些道理其实郭勋祺都懂,现如今看陈毅没有找借口,说的情真意切,他心中藏了9年的疙瘩总算是解开了。

叹了口气郭勋祺怅然的道:

“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,接下来你继续为解放全中国而努力,我则是到监狱里去接受劳动改造去了。”

看着老友郁闷的样子,陈毅拿出来一个文件,笑着推给了郭勋祺:

“那可不行,党中央特意给我发来了电报,说你很早就是我们的朋友,现如今也要为全国的解放出一把力。”

就这样顶头上司康泽被送到了战俘营,开始了自己15年的劳动改造生涯。

而郭勋祺却休整了一番后再次回川,进行策反工作。

川军的派系有很多,曾经相互攻伐打的异常热闹,谁也不服谁。

但不管那个派系的川军,都知道郭勋祺的大名,非常佩服这个敢打敢拼的川军代表人物。

因此郭勋祺的策反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,很快就促使五个川军师起义投诚,为四川的解放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新中国成立后郭勋祺一直都在四川任职,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1959年12月28日,担任四川省水利厅厅长、四川省体育委员会第一副主任的郭勋祺因病在成都逝世,享年64岁。

郭勋祺故居

结语:

整个解放战争中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1064人,上将、中将多不胜数。

但不管这些人曾经有多么辉煌,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改动改造,谁也不能幸免。

唯有郭勋祺是个例外,他一天监狱也没有做,一直都在兢兢业业的为人民服务。

很多时候选择大于努力,郭勋祺能够以战俘的身份当上新中国的正厅级干部,就是因为他当年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。



相关资讯